“一带一路”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国际标准联盟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2017-12-05 10:19:42

12月4日,“一带一路”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国际标准联盟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举行。会议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主办,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承办。

安徽省质监局局长韩永生,合肥市副市长彭庆恩,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党委书记王英俭以及联盟成员国代表俄罗斯联合研究所(JINR)院士Shirkov Grigory,意大利核物理研究院(LNS-INFN)首席科学家Luciano Calabretta,泰国核技术研究所(TINT)常务副所长Thawatchai Onjun,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NTFP-PAEC)国家核聚变研究中心主任Shahid Hussain出席并致辞,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任鸣,省食药监局、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及合肥产投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雍凤山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合肥中科离子医学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云涛主持。 

 

王英俭在致辞中指出从中国标准到世界标准,离不开持续科技研发。在长期的多学科大装置研发过程中,合肥研究院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持用先进标准引领技术质量提升,在超导技术、磁约束核聚变科学与技术等领域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未来将依托国际标准联盟发挥在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领域的特色优势,积极与国际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建立紧密联系,提升标准互通互认水平,为中国标准走向世界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彭庆恩对国际标准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在致辞中指出合肥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合肥离子医学中心质子高端医疗装备、超导核聚变中心均隶属市“十三五”重点打造的七大创新平台之列。牵手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共同探讨、制定在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领域的国际标准,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用标准合作机制,助推合肥在创新型技术领域新技术的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韩永生在致辞中强调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国际标准联盟的成立是落实《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深化与沿线国家标准化互利合作的具体举措。国际标准联盟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合作中发挥独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我国标准的国际话语权。安徽省质监局作为安徽省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将全力支持“一带一路”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国际标准联盟建设,加强政策引领、统筹整合资源,逐步扩大联盟影响力,进一步促进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领域的全球合作。

大会上,来自俄罗斯、意大利、泰国、巴基斯坦的代表分别致辞,并与中方代表共同签署国际标准联盟倡议书,作为联盟成员共同整合资源,建立质子、超导与核能应用领域开放协同的标准化合作交流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本次大会旨在塑造“共建、共享、共赢”的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新局面。质子、超导及核能相关技术在高端医疗健康、新型清洁能源、先进尖端仪器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我国将充分利用超导、质子研发及核聚变能源研究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围绕超导、质子及核能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应用服务等,有效聚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资源,建立稳定的产学研用标准合作机制,通过技术的标准化,形成“以我为中心、面向国际”的质子、超导及核能应用发展模式。

这是一次与国际领域顶级专家凝聚共识的大会,是一次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联盟成立后,中方将积极与其他成员单位探讨、制定在超导、质子及核能应用领域的国际技术标准。

省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中外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近百人参加会议。

返回上一页